首页 | 常州如来 | 专家团队 | 视频中心 | 财税资讯 | 法规速递 | 财税实务 | 课程活动 | 财税答疑 | 资料下载 | 如来论坛 | 联系我们 | 留言板
  如来站点导航:常州如来纳税人俱乐部
专家团队           >>
专家照片
施维敏
常州泰瑞税务师事务所经理,中国注册税务师……
专家照片
鲁奕静
常州永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副主任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
专家照片
王艳
常州永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副主任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
专家照片
苏炜
常州永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
专家照片
汪韦伯
汪韦伯,1970年生人,清华—麻省理工国际工商管理硕士,沙盘课程开发专家。现任工信部人才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咨询专家组成员、斯隆咨询高级顾问、企业模拟经营培训师。 汪老师具有多年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熟……
专家照片
韩小良
韩小良老师介绍 韩小良,资深实战型Excel培训讲师、应用解决方案专家和管理系统软件开发设计师,对Excel及Excel  VBA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有着较深的研究和独特的认识,对……
专家照片
姚金玉
        注册税务师    国际内部审计师  从事会计……
专家照片
谈微
      注册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从事会计工作十余年,对内资财务会计工……
专家照片
王越
王  越:江苏涟水人,1973年生,先后供职于江苏涟水地税局、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国税局、辽宁大连地税局、江苏南通地税局,经历征收、管理、税政、稽查等政策业务岗位,税收学士,经济史硕……
专家照片
尹兰军
        高级会计师    从事会计工作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国企和外企财务……
专家照片
吴嘉泽
常州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处长……
专家照片
裴川法
常州市地方税务局税政一处处长,主管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房产税、资源税、涉外税收及教育费附加等税政业务……
专家照片
季苏云
常州市地方税务局税政二处处长,主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专家照片
蔡桂如老师
    江苏省会计学会副会长、常州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高级企业风险管理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复旦大学总裁班,上海交通……
财税实务内容显示
蔡桂如:1131号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串编
分类:财税处理 发布日期:2017-06-16 浏览次数:879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

——审计工作底稿
(2016年12月23日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明确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责任,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附录中列示的其他审计准则,对在特定情况下就相关事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提出具体要求,但并不构成对本准则普遍适用性的限制。相关法律法规也可能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提出额外要求。
第三条  在符合本准则和其他相关审计准则要求的情况下,审计工作底稿能够实现下列目的:
(一)提供证据,作为注册会计师得出实现总体目标结论的基础;
(二)提供证据,证明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计划和执行了审计工作。
第四条  审计工作底稿还可以实现下列目的:
(一)有助于项目组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
(二)有助于负责督导的项目组成员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的规定,履行指导、监督与复核审计工作的责任;
(三)便于项目组说明其执行审计工作的情况;
(四)保留对未来审计工作持续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的记录;
(五)便于会计师事务所按照《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的规定,实施质量控制复核与检查;
(六)便于监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协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或其他相关要求,对会计师事务所实施执业质量检查。
第二章  定  义
第五条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第六条  审计档案,是指一个或多个文件夹或其他存储介质,以实物或电子形式存储构成某项具体业务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
第七条  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或外部的具有审计实务经验,并且对下列方面有合理了解的人士:
(一)审计过程;
(二)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
(四)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会计和审计问题。
 
第三章  目  标
第八条  注册会计师的目标是,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以便:
(一)提供充分、适当的记录,作为出具审计报告的基础;
(二)提供证据,证明注册会计师已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计划和执行了审计工作。
第四章  要  求
第一节  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第九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应用指南
(2017年2月28日修订)
一、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参见本准则第九条)
1.及时编制充分、适当的审计工作底稿,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便于在完成审计报告前,对获取的审计证据和得出的结论进行有效复核和评价。在审计工作完成后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可能不如在执行审计工作时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准确。]
 
 
 
第二节  记录实施的审计程序和获取的审计证据
第十条  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得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了解:
(一)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指南:对遵守审计准则的记录(参见本准则第十条第(一)项)
6.原则上讲,注册会计师遵守本准则的要求,将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编制出充分、适当的审计工作底稿。其他审计准则包含的有关审计工作底稿的具体要求,旨在明确如何将本准则的要求应用到其他审计准则提及的特定情况。其他审计准则有关审计工作底稿的具体要求,并不影响本准则的普遍适用性。此外,某一审计准则没有对审计工作底稿提出要求,并不意味着按照该准则执行审计工作可以不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7.审计工作底稿为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提供了证据。然而,对注册会计师而言,记录审计中考虑的所有事项或作出的所有职业判断,既没必要也不可行。进一步讲,如果审计档案包含的文件已表明注册会计师遵守了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没有必要再对遵守审计准则的情况单独予以记录(如在核对表中记录遵守了审计准则)。例如:
(1)审计档案包含得到恰当记录的审计计划,表明注册会计师已计划了审计工作;
(2)审计档案包含签署的审计业务约定书,表明注册会计师已经与管理层或治理层(如适用)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3)审计报告包含对财务报表恰当发表的保留意见,表明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审计准则规定的情形下发表了保留意见;
(4)对适用于整个审计过程的要求,可以在审计档案中以多种方式表明注册会计师遵守了这些要求。例如,可能没有专门的方式记录注册会计师保持职业怀疑。但是,审计工作底稿仍然可以为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保持了职业怀疑提供证据。这些证据可能包括注册会计师为了佐证管理层对其询问的答复而实施的特定审计程序。类似地,项目合伙人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对审计工作承担指导、监督和执行的责任,也可以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以多种方式予以证明。这可能包括记录项目合伙人及时参与审计过程的有关方面,例如,项目合伙人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要求参与项目组的讨论。】
 
 
 
 
 
(二)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
(三)审计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得出的结论,以及在得出结论时作出的重大职业判断。
【指南:记录重大事项及相关重大职业判断(参见本准则第十条第(三)项)
8.判断某一事项是否属于重大事项,需要对具体事实和情况进行客观分析。
重大事项通常包括:
(1)引起特别风险的事项;
(2)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表明财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形,或需要修正以前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针对这些风险拟采取的应对措施的情形;
(3)导致注册会计师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形;
(4)可能导致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或增加强调事项段的事项。
9.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和评价审计结果时运用职业判断的程度,是决定记录重大事项的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的一项重要因素。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对重大职业判断进行记录,能够解释注册会计师得出的结论并提高职业判断的质量。这些记录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人员非常有帮助,同样也有助于执行以后期间审计的人员查阅具有持续重要性的事项(如对以前作出的会计估计进行复核)。
10.根据本准则第十条的规定,当涉及重大事项和重大职业判断时,注册会计师需要编制与运用职业判断相关的审计工作底稿。例如:
(1)如果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某些信息或因素,并且这种考虑在特定业务情况下是重要的,记录注册会计师得出结论的理由;
(2)记录注册会计师对某些方面主观判断的合理性(如某些重大会计估计的合理性)得出结论的基础;
(3)如果注册会计师针对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导致其对某些文件记录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的情况实施了进一步调查(如适当利用专家的工作或实施函证程序),记录注册会计师对这些文件记录真实性得出结论的基础;
(4)当《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适用时,记录注册会计师确定关键审计事项或确定不存在需要沟通的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
11.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编制重大事项概要,并将其作为审计工作底稿的组成部分。重大事项概要包括对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重大事项及其如何得到解决的记录,以及对提供相关信息的其他支持性审计工作底稿的交叉索引。重大事项概要可以提高复核和检查审计工作底稿的效率和效果,尤其是对于大型、复杂的审计项目。此外,编制重大事项概要不仅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考虑重大事项,还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根据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得出的审计结论,考虑是否存在注册会计师不能实现某项相关审计准则的目标,以致妨碍实现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的情况。】
 
 
 
[指南:二、记录实施的审计程序和获取的审计证据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参见本准则第十条)
2.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1)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
(2)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
(3)识别出的重大错报风险;
(4)已获取的审计证据的重要程度;
(5)识别出的例外事项的性质和范围;
(6)当从已执行审计工作或获取审计证据的记录中不易确定结论或结论的基础时,记录结论或结论基础的必要性;
(7)审计方法和使用的工具。
3.审计工作底稿可以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审计工作底稿通常包括:
(1)总体审计策略;
(2)具体审计计划;
(3)分析表;
(4)问题备忘录;
(5)重大事项概要;
(6)询证函回函和声明;
(7)核对表;
(8)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函件(包括电子邮件)。
注册会计师还可以将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的摘要或复印件(如重大的或特定的合同和协议)作为审计工作底稿的一部分。然而,审计工作底稿并不能代替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
4.审计工作底稿不需要包括已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草稿或财务报表的草稿、反映不全面或初步思考的记录、存在印刷错误或其他错误而作废的文本,以及重复的文件记录等。
5.注册会计师的口头解释本身不能为其执行的审计工作或得出的审计结论提供足够的支持,但可用来解释或澄清审计工作底稿中包含的信息。]
 
【指南:对小型被审计单位的特殊考虑(参见本准则第十条)
16.对小型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通常比对大型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要少。此外,在项目合伙人执行所有审计工作的情况下,审计工作底稿将不包括仅为告知或指导项目组成员,或为项目组中其他成员的复核工作提供证据的事项(如审计工作底稿中没有关于项目组讨论或督导事项的记录)。然而,由于审计工作底稿可能因监管或其他目的需由外部机构或人员进行复核,项目合伙人需要按照本准则第十条的基本要求编制能够使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理解的审计工作底稿。
17.在编制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工作底稿时,注册会计师将审计的各个方面全部记录在一份文件中,并在适当时交叉索引至支持性的审计工作底稿,是十分有益和有效率的。
审计小型被审计单位时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通常包括下列内容: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的了解、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 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确定的重要性、评估的风险、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重大事项以及得出的结论等。】
 
 
    
第十一条  在记录已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
(一)测试的具体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
(二)审计工作的执行人员及完成审计工作的日期;
(三)审计工作的复核人员及复核的日期和范围。
 
【指南(二)指明测试的具体项目或事项以及编制人员和复核人员(参见本准则第十一条)
12.记录具体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可以实现多种目的,例如,这能反映项目组履行职责的情况,也便于对例外事项或不符事项进行调查。识别特征因审计程序的性质和测试的项目或事项的不同而不同。例如:
(1)在对被审计单位生成的订购单进行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以订购单的日期和其唯一的编号作为测试订购单的识别特征;
(2)对于需要选取或复核既定总体内一定金额以上的所有项目的程序,注册会计师可以记录实施程序的范围并指明该总体(如银行存款日记账中一定金额以上的所有会计分录);
(3)对于需要从文件记录的总体中进行系统选样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记录样本的来源、抽样的起点及抽样间隔识别已选取的样本。例如,如果被审计单位对发运单顺序编号,测试发运单的识别特征可以是,对4月1日至9月30日的发运记录,从第12345号发运单开始每隔125号系统抽取发运单;
(4)对于需要询问被审计单位中特定人员的程序,注册会计师可以以询问的时间、被询问人的姓名和岗位名称作为识别特征;
(5)对于观察程序,注册会计师可以以观察的对象或观察过程、相关被观察人员及其各自的责任、观察的地点和时间作为识别特征。
1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要求注册会计师通过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已执行的审计工作,这意味着注册会计师需要记录已复核的审计工作、复核人员和复核日期,但并不意味着每张审计工作底稿都要有复核的证据。】
 
 
 
 
第十二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与管理层、治理层和其他人员对重大事项的讨论,包括所讨论的重大事项的性质以及讨论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
【指南:记录与管理层、治理层及其他人员就重大事项进行的讨论(参见本准则第十二条)
14.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不限于注册会计师所作的记录,还可以包括其他适当的记录,如被审计单位人员编制且注册会计师认可的会议纪要。注册会计师可以与之讨论重大事项的其他人员,可能包括被审计单位内部除管理层、治理层以外的其他人员,以及被审计单位外部的机构或人员,如向被审计单位提供专业咨询的人员等。】
 
 
 
 
第十三条  如果识别出的信息与针对某重大事项得出的最终结论不一致,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如何处理该不一致的情况。
【指南:记录对信息不一致情况的处理(参见本准则第十三条)
15.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记录如何处理信息不一致的情况,并不意味着注册会计师需要保留不正确的或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
 
 
 
 
第十四条  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如果认为有必要偏离某项审计准则的相关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实施的替代审计程序如何实现相关要求的目的以及偏离的原因。
【指南:(三)对有关要求的偏离(参见本准则第十四条)
18.审计准则的各项要求旨在使注册会计师能够实现准则中规定的各项目标,进而实现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相应地,除某些例外情况外,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遵守与审计业务具体情况相关的各项要求。
19.审计准则中有关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仅在与审计业务的具体情况相关时才适用。只有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某一要求才是不相关的:
(1)某项审计准则完全不相关。例如,如果某一被审计单位不具有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的所有规定都是不相关的;
(2)审计准则的某一要求具有适用条件但该条件不存在。例如,审计准则要求在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发表非无保留意见,但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这种情形不存在。】
 
 
 
 
第十五条  在某些例外情况下,如果在审计报告日后实施了新的或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者得出新的结论,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
(一)遇到的例外情况;
(二)实施的新的或追加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的结论,以及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三)对审计工作底稿作出相应变动的时间和人员,以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指南(四)审计报告日后发生的事项(参见本准则第十五条)
20.本准则第十五条中例外情况的例子包括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日后获知、但在审计报告日已经存在的事实,并且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日已获知该事实,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需要作出修改或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因这一情况对审计工作底稿作出的变动,需要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 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有关复核责任的规定进行复核,并由项目合伙人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变动负最终责任。】
 
 
 
 
第十六条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中国境内的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国际会计公司成员所可以同时使用某种外国文字。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涉外业务时可以同时使用某种外国文字。
第三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第十七条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日后及时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审计档案,并完成归整最终审计档案过程中的事务性工作。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六十天内。
    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止后的六十天内。
    第十八条  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注册会计师不应在规定的保存期限届满前删除或废弃任何性质的审计工作底稿。
第十九条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审计报告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十年。
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审计业务中止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十年。
第二十条  除本准则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况外,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归整工作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发现有必要修改现有审计工作底稿或增加新的审计工作底稿,无论修改或增加的性质如何,注册会计师均应当记录:
(一)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理由;
(二)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时间和人员,以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参见本准则第十七条至第二十条)
21.《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制定有关及时完成最终业务档案归整工作的政策和程序。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六十天内。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止后的六十天内。
22.在审计报告日后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案是一项事务性的工作,不涉及实施新的审计程序或得出新的结论。如果在归档期间对审计工作底稿作出的变动属于事务性的,注册会计师可以作出变动。允许变动的情形主要包括:
(1)删除或废弃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
(2)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和交叉索引;
(3)对审计档案归整工作的完成核对表签字认可;
(4)记录在审计报告日前获取的、与项目组相关成员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的审计证据。
23.《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 号——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制定有关保管业务工作底稿的政策和程序审计工作底稿的保存期限通常为自审计报告日起,或自集团审计报告日起(若迟于审计报告日),不少于十年。
24.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注册会计师可能发现在某些情况下有必要修改现有审计工作底稿或增加新的审计工作底稿。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人员或者外部机构或人员在实施监督检查的过程中提出了意见,注册会计师需要对现有审计工作底稿作出清晰的说明。】
 
附录:其他审计准则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具体要求
本附录列示了其他审计准则对注册会计师在特定情况下就相关事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具体要求。考虑本附录中列示的事项,并不能代替考虑本准则和应用指南中的规定。
1.《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第十条至第十二条;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
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第四十八条至第五十一条;
4.《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第二十九条;
5.《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第二十四条;
6.《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第十二条;
7.《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第三十五条;
8.《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第十四条;
9.《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条;
10.《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51号——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第十六条;
11.《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1号——审计会计估计(包括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和相关披露》第二十八条;
1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3号——关联方》第二十九条;
1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01号——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第六十三条;
14.《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第十三条;
15.《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21号——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第二十五条。
会员期刊 | 联系我们 | 合作代理 | 财经书店 | 法律声明 
链接:工商财税网     常州地方税务局   江苏国税常州网站

    常州鼎瑞财务顾问有限公司        0519前创会计家园          常州前创     合作伙伴:金蝶软件   方圆财务人俱乐部  常州才子网

如来税收实践交流总群

51.la 专业、免费、强健的访问统计

技术支持:常州弘道电脑 备案号:苏ICP备18067831号-1